林女士是一名白領,職業形象要求較高,但兩年前她卻發現,自己大小臉的情況越來越嚴重,整張臉看起來變歪了。林女士說,大概十年前,自己右側第一顆大牙蛀得很嚴重,一直沒有去治療,后來就只剩下一點點殘根,吃東西咀嚼的時候就習慣用左邊的牙。慢慢的,左邊臉頰越來越大,而右邊臉卻逐漸凹陷,變得十分難看,有時張嘴還會出現彈響,甚至張嘴困難,這讓她一直很困擾。
口腔醫療中心主任王凱指出,一般人們會用兩側牙齒交替咀嚼食物,有部分人因為牙齒缺失或是牙疼,習慣用一邊咀嚼,臨床上稱為“單側咀嚼”。導致一側咬肌得到充分鍛煉而變得發達,廢用的一側則因缺乏咀嚼功能的刺激導致發育不足,久而久之,就會形成偏臉畸形,出現“大小臉”。再加上缺牙不及時修復,兩側鄰牙傾斜、對頜牙伸長,進一步加重咬合紊亂,甚至影響顳頜關節。
這種情況該如何治療呢?王主任介紹了兩種方案,一是先正畸調整咬合,再進行牙齒修復,可選擇可摘除局部義齒修復、固定橋修復和種植牙;二是直接通過正畸關閉缺牙縫隙,同時調整咬合,為了讓牙齒能對稱,上頜需要考慮拔牙。最終,林女士選擇了方案一,并選擇損傷較小、效果穩定的種植牙修復。
醫生強調,牙齒缺失長時間不修復危害大,會引起缺失牙局部牙槽骨吸收,導致對頜牙齒伸長,牙齒會往缺失的方向傾斜移位;若是前牙缺失,不僅影響美觀,還會影響發音,導致說話漏風。多顆牙齒缺失必定會影響咀嚼消化功能,造成消化不良,影響全身健康。因此,牙齒缺失后三個月到半年之內,應盡早進行修復。
本報記者 魏朝霞 通訊員 楊曉燕
——轉自2021年4月26日《汕頭日報》